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马克思曾经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
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赋予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
A.建设共产主义社会 B.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
C.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案:D
解析: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担负的历史使命不一样的,
在20世纪上半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在当今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
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对于新代青年来说,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是
A.政治素质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中国传统价值观念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案:D
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一致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完全可以成为引领当代大学生做人成才的根本指针,成为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中心环节。
3.下列选项中,综合体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
习惯等方面的品质和能力的是
A.政治素质 B.法治素养
C.德观念 D.思想道德素质
答案:D
解析:思想道德素质的含义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
品质和能力的综合 双击编辑页眉 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是促进个体健康成长、
社会发展进步的重安保障。
4.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看法
和总观点。其中,对“人应该怎样对待生活”这一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中
A,人生态度的重要内容 B人生值的重要内容
c.人生的的重要内容 D.人生理想的重要内容
答:A
解析: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看法和总观点。
1.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核心)
2.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
3.人生价值:判断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系、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5.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即表示要“为人类幸福而劳动”,毛泽东青年时期便立志”以天下为己任”周恩来在南开中学读书时就提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些伟大人物都志存高远,创造了辉煌的人生。这说明了
A.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B.心理健康的重性
A.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c.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D.人生态度影响人生发展
答:C
解析:人生目的的含义及其在人生实践中的重要作用【1804简6】【1910单2】【2110简6】
人生目的:指的是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是人生观的核心,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2.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3.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6.强化环识动地学习绿色发展理念,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亲近自然,从自身做起,从日常养成做起,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多种一棵树,少丢一次垃圾,增加一次绿色低碳出行,杜绝各种奢侈消费,以高度的自觉投身美丽中国建设。这些都体现了
A.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要求 B.进行造践活动要求
C.科学地对待人生境遇的要求 D.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答:D
解析: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说,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为此,必须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决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把利用自然与尊重自然、改造自然与顺应自然,索取自然与回馈自然统一起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真正建立儿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
7.人们的理想信念遍及社会生活所有领域,呈现许多不同类型。认定某种为社会所需要、为自己所喜爱的工作,并努力把它做好,不断取得更大成绩,这种理想信念主要属于
A.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 B.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
C.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 D.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
答:A
1.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衣食住行)
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首先体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方面,这方面看起来层次很低,似乎与理想信念扯不上关系,但实际上在这个领域,也有人的理想和信念。
2.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工作)
在这个领域,人们也有着自己的理想信念。它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希望自己选择一种理想的职业,找到理想的工作;二是希望自己在工作和职业活动中达到理想的境界,取得理想的成绩。只要认定某种为社会所需要,为自己所喜爱的工作,并努力把它做好,不断取得更大成绩,就是个人在职业方面有理想有信念的表现。
8.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只有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才有价值。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句话启示我们,在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正确的态度是
A.着眼于个人的前途命运 B.把理想和信念结合起来
C.接受各种不同的理想信念D.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答:D
解析:确立和践行科学的理想信念
在确立理想信念时应该注意的问题【1710单2】【1910单2】大学生在确立理想信念时,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1)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2)把个人理想信念和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3)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
9.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启迪和指引历代优秀人物壮丽人生的一个共同意因素是
A.功利主义 B.爱国主义相光的 C.民主主义 D.社会主义
答:B
解析: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2010单2】【2104单2】
(1)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2)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3)爱国主义是谱写壮丽人生的力量源泉。
古往今来,无论那些对历史发展作出过较大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军事家,文学艺术家,还是那些在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的千千万万普通劳动群众,启迪、指引他们壮丽人生的一个共同思想因素,就是爱国主义。
10.爱国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热爱故土山河、热爱骨肉同胞、热爱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热爱自己的国家是
A.爱国主义的主题
B.爱国主义基本内容
C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D. 爱国主义的未来目标
答:B
解析:爱国主义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热爱、忠诚和报效自己祖国的一种感情、思想和行为。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爱国主义必然以爱故土山河、爱骨肉同胞、爱祖国的文化和爱自己的国家为基本内容。
11.中华民族具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从威继光抗击功收复。从三元人民抗英到义和团运动,从全民族抗日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应为五的爱国壮举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
A.抵御外来侵,捍卫国家主权精神 B.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
c.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 D.开发祖山,创造中文精神
答:A
解析: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
面对外来侵略,中华各族人民总是能够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奋起反抗。从戚继光抗击倭寇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从三元里人民抗英到华北地区义和团运动,从浴血十四年的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历史上的所有侵略者最终都难逃失败的命运。
12.国家安全事关国家安危和民族存亡。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的基不要求,是安邦定情的重要基石。为了保障国家安全,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的国家安全观是
A.传统国家安全观
B.现代国家安全戏
C国安全观
E. 局部国家安全观
答:C
解析:【A】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1810单2】【1904单2】【1910 单2】【1810 单2】【2104 单2】【2110 单 2】。
(1)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中(2)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3)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4)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5)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
我们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13.人类社会需要道德,也产生和发展了道德,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遮德的起源。该为道德起源于
A.人性中的情感、欲望 B.“天”的意志成“神”的合示
C.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D人类历史发展人们的社会实践
答:D
解析:【B]马克思主义对道德起源的科学揭示【1610单2】【1910单2】【2008单2】【2010单 2】【2104 单 2】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14.道德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运流长,两千多年目的《诗
经》提出“夙夜在公”西汉的贾谊提出“国而忘家,公面忘私”,宋代的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代的顾炎式提出“天下兴亡,来有责”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
A. 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的内容 B.爱国风险,以天下为已任的内容
B. 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内容 D 求真务实,尊重诚实守信的内容
答:B
解析: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及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604单2】【1610单2】【1810单2】【1910单2】【2010 单2】1.主要内容:
(1) 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2)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第20页
1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一原则具有多层次的道德要求。对于共产
党员、先进分子来说,应努力达到的道目标是
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B.先礼后公 先己后人
C.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D.主现为自己、客提为她人
答:A
解析: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1604简6】【1710单2】【1810论10】【2010简6】【2110单2】
1.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
2.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调重视、保障、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自觉创造精神。
3.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具有多层次的道德要求: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一心为公。这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二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己。这是已经具有较高社会主义觉悟的人们能够达到的道德目标。三是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这是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16从业者在职业劳动中,对待职业服务对象的态度不能有远近亲戚之分,不管是领导还是群众、熟人还是生人,强者还是弱者,都应自觉温守统章制度,一视问仁,间到服务。这是职业道德中
A 办事公道的要求
C. 诚实守信的要求
D. 爱岗敬业的要求
E. 奉献社会的要求
答:A
解析:(1)爱岗敬业:要求从业者,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
(2)诚实守信:要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诚实劳动、表里如一、信守诺言、讲求信
誉。
(3)办事公道:要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秉公办事、平等待人、清正廉洁,不谋取私利、不滥用职权、不损人利己、不假公济私。
(4)服务群众:要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尽力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处处为他们的实际需要着想,尊重他们的利益,满足他们的需要。
(5)奉献社会:要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树立为社会,为他人作奉献的职业精神。
17.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掌握个人品修经养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反复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并其坚决克服和整治掉。这是个人品德修养中
A.陶冶情操的修养方法
B.省察克治的修养方法
C.学思明理的修养方法
D.独自律的修养方法
答:B
解析:(1)省察克治,就是通过反复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并坚决将其克服和整治掉。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就是省察克治的修养方法。
18.法治思维强调以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仰为基础,以严守规规为基本求,
强调法律的底线不能逾越、法律的红线不能触碰,凡事必须在既定程序及法定权限
内运行。这说明,法治思维是一种 注意事项:
A. 法本位思维 B.正当性思维
B. 辑性思维 D.科学性思维
答:A
解析:法治思维【2104 单 2】
是以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仰为基础,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包含以下基层含义:v
(1)法治思维是一种法本位思维。"(2)法治思维是一种正当性思维。"
(3)法治思维是一种符合逻辑的思维。(4)法治思维是一种科学思维。"
19.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法律应有的尊严和
生命。下列关于法律权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法律权威只能源自法律的外在强制力
B. 法律权威意味着法律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唯一准则
C. 法律权威意味着社会主体的一切行为要以法律为最高权威
D. 法律权威并不排斥政策、道德和习惯在一定情形下取代法律
答:C
20.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贯彻落实“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的要求。其中,被称为法治的生命线以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
防线的是
A. 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B. 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答:C
解析:司法公正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具体措施体现在一下六个方面。"
(1)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形式审判权和检察权制度。"(2)优化司法职权配置。"(3)推进严格司法。"
(4)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5)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6)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21根据法律规范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 如果
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一法律规范属于
A授权性规范 B命令性规范
C复合性规范 D.禁止性规范
答:C
解析:法律规范的种类【1604 单 2】【1704 单 2】【1810单 2】【1904单2】【2008简 6】【2104 单2】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律规范进行不同的分类。"
1.根据法律规范的内容的不同,可将法律规范分为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复合性规
范。
(1)授权性规范。它是规定人们可以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或者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
(2)义务性规范。它是规定人们必须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得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3)复合性规范。它是指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相互重合的法律规范。它既授予人们权利,同时也设定义务。"
22.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依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进行划分,所形成的不同类别
称为 能的基本行为准则。试述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A. 法系 B.法律体系
B. 法律部门 D.法律渊源
答:C
解析:【A】法律体系的概念【1904 简 6】【2008单2】【2110单2】
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全部法律规范在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的基础上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具体划分为七个主要的法律部门: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23.法律监督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依据法律监督主体的不同,可将法律监督分为国家监警和社会监督两大类。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家监督的是
A.人民政协的监督 B.人民群众的监督
C.监察机关的监督 D. 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答:C
解析:法律监督的概念【1804 论10】【1904单2】【2008单 2】【2104单2】
1.国家监督的定义和类型。"
国家监督,也称国家机关的监督,依国家机关的性质的不同,又分为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监察机关的监督和司法机关的监督。"
2. 社会监督的定义和类型
24.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体现出与普通法律不同的特。下列关于法与普通法律
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在法实中具有优先适用的效力
B. 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法法规不得法相抵触
C. 宪法的内容不同于普通法律,只涉及社会生活某些重要的方面或领域
D.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格,需要全国人大表过半通过才
能生效
答:B
解析:首先,宪法的内容不同于一般法律。一般法律的内容只涉及社会生活的某一个方面、某一个领域。宪法的内容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最根本、最重要问题,它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2)其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最高准则,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25.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设立了死刑复核程序。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需要
有死刑复核权的法院进行核准。在我国享有死刑复核权的法院是
A.基层人民法院 B.中级人民法院
C.高级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法院
答:D
解析:死刑复核程序(最高院核准,例外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死缓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s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
会关系的总和。”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这一科学论断?
答:
(1)认识人的本质,首先要认识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根本属性。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不在于人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人的社会属性。
(2)认识人的本质,还要认识人和人的区别。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发生了多层次、多方面的社会关系。把千差万别、各具特点的个人区别开来的,正是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
27.简述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
答: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坚持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统一。
坚持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的统一。
坚持爱国主义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
28. 为什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答: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又是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实践的正确反映。
29. 简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所要实现的目标。
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实现的五个目标:
(1)立法: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依法治国,首先要有法可依。我国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
(2)执法: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法律的有效实施,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和难点。
(3)监督: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缺乏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确保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宪法法律得以有效实施。
(4)保障: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既要有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又要有坚实的人才保障和物质条件,还要有完备的制度保障和奖惩机制。
(5)党建: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
30. 简述法律关系的构成。
答:法律关系由法律主体、法律客体和法律内容构成 。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民法的基本原则,是对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民事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约束功能的基本行为准则,试诉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31. 答:民法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和绿色原则。平等原则,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享有独立、平等的法律人格,在具体民事法律关系中互不隶属,能自主表达自己的意愿,其合法权益平等地受法律保护。自愿原则,指民事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意愿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自主决定民事行为的形式和内容,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予以强迫或胁迫。公平原则,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时要兼顾各方的利益,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均衡。诚实信用原则,指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要诚实、讲信誉,恪守约定,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民事义务。公序良俗原则,也称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指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要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遵循社会主体成员所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绿色原则,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
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32,论述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理想实现过程中的问题。
答:一)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1)理想实现具有长期性。把理想变为现实需要一个过程。
(2)理想实现具有曲折性。通向理想的道路不是笔直的而是充满了曲折。
(3)理想实现具有艰巨性。尽管实现不同的理想,困难的程度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任何理想的实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
(二)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1)理想与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关系。对立性表现在,理想是主观的,
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统
一性表现在,现实中孕育着理想、形成着理想、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而理
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
(2)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需要走出两方面的认识误区。—方面,走出“以
理想来否定现实”的误区。另一方面,走出“以现实来否定理想”的误区。
(3)把理想信念化为实际行动。理想信念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变
为现实,崇高的理想信念必须落实在实际行动上。追求和实现理想是一个艰苦奋斗的
过程,要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33. 联系实际论述如何通过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
答:道德修养是个体在道德意识、到的戏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活动。
1.认真学习,提高道德认识。认真学习社会道德规范,提高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及其要求的认识,提高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提高道德评价能力,是进行道德修养、锤炼个人品德的基本途径。(其一,学思明理。其二,择善而从。其三,学习榜样。)
2.勤于实践,加强道德行为训练。勤于道德实践,不断重复和强化道德行为,以养成道德习惯,是进行道德修养、锤炼个人品德的根本途径。(其一,知行统一。其二,积善成德。)
3.严格要求,完善道德品质。认真开展自我批评,严格要求自己,净化自我心灵,改正错误以完善自己,保持良好的品行,是进行道德修养、锤炼个人品德的重要途径。
完善道德品质既要省察克治,又要陶冶情操,更要慎独自律。